EN

建筑创作中交通空间的意义

王纲

事务所最近的几个建筑作品都恰巧与交通空间有一定的渊源。

无锡羊尖镇界州村茶屋

无锡羊尖镇界州村的茶屋,是一个很小的项目,只有不到200平米项目,位于即将进行改造的界州村的中心位置,我们希望将原场地的一座破败的建筑拆除,用拆掉的建筑材料顺应着整个村子的肌理,砌一片墙,以这座墙来限定建筑的入口空间,以及分隔出服务空间和使用空间。这片墙既定义了交通流线,又凝固了历史记忆。流动的和静止的,在这一处形成了相互之间的转换 。

Tea House
Axonometric diagram of Tea House

贵阳暗夜体验公园星空博物馆

贵阳暗夜公园的星空博物馆设计案子是对交通空间主题的另一种尝试。在这里交通空间被特意的拉长,以一种近似乎“∞”的符号模式穿过数个各异的场景,体验空间尺度,光线的元素的不断穿插变化,来体会宇宙的浩瀚和千变万化。最终以象征回到地球的远眺群山作为结尾,收放之间,乾坤大挪移。

Guiyang Starry Sky Museum
 Axonometric diagram of Starry Sky Museum

桐乡青少年活动中心

桐乡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的设计中设计源于一座“玩耍的山”的概念,孩子们可以在山间上下来回自由的活动,培训教室等功能空间则由尺度放大的坡道串联在一起,这种交通空间特意放大尺度的做法,不仅可以使得空间之间的交流更加强化,也带来了很多随机随意的使用可能,家长们可以在孩子上课的时候,在坡道上闲聊休息,放大的台阶,也可以作为儿童图书馆,并且在集体表演活动的时候提供作为看台的可能。坡道一直螺旋上升至屋面,一些室外的体育活动也可以放置在坡道可到达的区域,形成一个整体极富动感,鼓励大人小孩都积极参与其中的名副其实的“活动中心”。

Tongxiang Youth Activity Center
 Axonometric diagram of Youth Center

宜兴影视基地展廊

在宜兴茶道艺廊的设计中,我们以一个采光天井庭院作为中心,建筑无定形,以一种向小树林里面自由生长的状态延伸伸展,形虽散,但其圆形的天井将天光汇聚一处,交通空间也围绕其展开,楼梯螺旋而上,连接二楼的走廊。所有的上下活动都和采光天井关联在一起。动与静,看与被看都由这个看似简单的处理而实现。

Yixing Gallery
Axonometric diagram of Yixing Gallery

建筑是艺术品,是文化的承载,也是精神的家园。建筑师的工作是在大时空的天地间,努力创造容纳人类生活的小世界。从海德格尔的著作《诗意的栖居》,到近来中国的“美丽乡村”建设,中国建筑师的工作越来越强调对文化的尊重以及对建筑本体的体验,而因此带来的对建筑设计所着重的方向的思考,也变得更加细腻且更需要一些其他人文学科的指引。中国建筑界这些年热烈的研究讨论江南园林,其根本目的是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特属中国文化的建筑设计打开方式,从一开始浅显易懂的空间布局到后面逐渐深奥的山水画解读,再发展到最后意味深远的中国古典文人情怀,其精神意义已经远远大于形式和空间所能带来的影响。这些看似模糊,实则综合了文化、心理、行为、技法等一系列因素的复合思维方式,其研究方法也比纯技术方面的研究要复杂的多。建筑创作,不同于数学计算或逻辑推理,模糊性要比清晰性重要,哲学思考的意义尤为突出,精神意义的研究也要比纯技术更为重要。笔者尝试换个角度,希望通过对现象学的理解,透过表面现象以及建筑空间中与现象学相关联的一些元素,换一种方式理解建筑生成的逻辑。

建筑创作中核心的部分便是从无到有的“开启性操作”,也是和现象学关系最密切的部分。现象学并不是固定的学术,而是一种通过“直接的认识”描述现象的研究方法,将实现生命体验这种自身显示自身的现象,想办法让其呈现出来。表现在方法论方面,即通过回到原始的意识形态描述和分析观念的构成过程,以此获得有关观念的意义的实质性表达。路易斯康曾经说过,设计一座伟大的建筑物必须从不可测度的地方着手,并在不可测度之中进行,其成果也是不可测度的。我认为他用这句话点明了建筑创作的两个基本原则,其一,建筑的创作必定是遵循着某种特定的意象和价值,依据某种确定的原则与方法才能进行的,它有一定的内在逻辑性,其二,这种方法的根源或者内在逻辑性的基础是无法言传的,并不是仅仅靠美学或其他专门的学科能够简而言之,简单能解释清楚的,而打开创作的过程具有决定性。海德格尔也曾经说过——作品之所以成为作品, 为属于作品本身开启出来的领域,因为作品的作品存在在这种开启中成其本质,而且仅只在这种开启中成其本质。

回到建筑创作中的“开启性操作”,我们知道建筑师的工作是在大时空的天地间,努力创造容纳人类生活的小世界。而世界之所以有其意义,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因为人的参与,当然这也是基于我们人类本身的一种理解层面。因为人的参与,而带来了时间和历史的向度 —— 建筑作品的创作者用作品凝固时间,使用者和欣赏者跨越时间(时代),从而带来建筑作品永恒的生命。而世界的意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直是在基于在时间或历史的向度上,包括人的参与而形成的过程中来展开的。没有人,世界周而复始,年复一年,没有太多的变化,没有人类的工作,人类改造地球的作为,也无法彰显人类存在的价值。所以说人的存在是通过世界的改变而产生意义的,而世界的改变也体现在以人的存在为前提的时间和历史的维度上。人与世界的关系,是因为时间的因素而带来了一种联系,而如果我们把它进一步的引申到人与建筑的关系,也可以看到,时间因子在建筑中产生的作用。由此可见,研究建筑创作中的“开启性操作”,我们将着重研究建筑与人和时间的相互关系。

之前是从建筑师的角度来正面理解建筑创作的过程,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从建筑物生产的过程来反推的话,我们可以把建筑物内部功能分为“常量”和“变量”两种状态。大部分任务书要求的功能我们可以称之为“常量”,而这种功能空间的使用状态,有的时候是不受建筑创作所控制和影响的,比方说一个酒店房间,它的使用状态,不管在哪个酒店里面,基本上都是一致的,但往往决定建筑设计的品质的是功能任务书里没有的“变量”。建筑创作中的“开启性操作”往往也是主要影响“变量”,所以深入的研究“变量”便显得尤为重要了。“变量”主要也是和使用者的参与程度息息相关---使用者的参与状态以及期待的景象与实际设计的契合程度往往成为关键。这也就解释了有些设计能够一下子打动使用者的根本原因在于,使用者在使用或经历这座建筑时,现实与期望的契合度较高或超越了期望值。因此抓住人们心底的期望成为设计最初立意的重要根源。使用者在进入建筑或使用过程中,整体是一个动态的环境,这个动态的环境,本身就代表了人与时间相结合的一种状态。

综合正反两个方向的创作过程,我们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建筑创作的“开启性操作”的研究重点,是人与时间的二元结合和建筑的关系的研究。在建筑设计中,人与时间的二元结合的其中一个体现便是交通空间。交通空间是建筑创作者设置的作品欣赏和使用浸入式体验表演,没有演员,但是有情绪和感情。流线既为建筑创造了空间维度,又跨越时间让创作者与使用者进行了对话。建筑设计的品质高低很大程度,取决于交通流线的组织好坏与否,简而言之,好的交通流线的组织可以扬长避短,将建筑文化及艺术的品质精髓展现出来,在被建筑师安排的旅程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打动使用者。我们尝试将交通空间作为第一步的研究目标,探讨人和时间因子在建筑里面产生的作用。

根据程度不同,以及对使用者产生的回应方式有所区别,时间因子在建筑的交通空间里面可以体现为三种形式,第一级为“快慢”,第二级为“深浅”,第三极为“转换”。

“快慢”是时间最直白的表达,快慢的感受是相对的,也是人为可以把控的。建筑师可以通过线型,目的地引导,周边活动的处理等方式,控制使用者的节奏,将时间效应带来的快慢感受转换为空间的优先级的解析,使用者可以在重要空间中做较长时间停留,从而在寻找下一步交通方向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建筑空间,并为进入下一个建筑空间形成心理准备和期待。此类交通空间通常带有明确的指向性。

“深浅”则是时间表述形式的加强版,往往更多的出现在多层的竖向交通体系中,它通过交通空间三维向度的变化,扭转及穿插,结合建筑内部各种功能空间的相互作用,使得某些特定的空间层次更加丰富,时间的感受亦会进一步通过自然光影的渗入及变化而产生更为戏剧化的效果,表达空间层次中蕴含着四季轮回,斗转星移的时间流淌。此类交通空间通常指向性不强,更多作为建筑或建筑群内部的联系空间和共享空间。

“转换”是时间表述形式的终极版,他将空间记忆与时间体验锚定在了一起,形成一种共鸣,更进一步的展现出空间的时间符号。在这里,交通空间引导的不仅仅是对建筑功能方向的寻找,更多的是通过变换的角度,体验,材料的暗示和景象的纳入,将建筑创作中希望表达的历史性或时代性,解构意味或超现实主义,甚至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或嘲讽,通过特定的片段,裁剪,定位加以强化,引申,形成空间的符号。也正因如此,此类交通空间并不常常出现,需要特定的建筑类型以及语言环境。

建筑学有两个基本使命,一是从日常现象中汲取普遍和永恒的规则,二是探讨如何使具体的建筑实践能够从这些规则中获得确实的生命和意义。建筑无法被外界所证明,归根到底是因为建筑本身有一些恒定的始终如一的评判要求或标准。建筑作品,通过不同的方式达到或接近这种评判标准的时候,我们就会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建筑。而建筑学更有其自身的一个螺旋生长原理,一旦一种明鉴,成为普遍接受或传统,人们便会停止对于其源头的探索,而反而将之成为一个普遍的依据从此进一步的形成更多的思想或想法。建筑的创作,有的时候是一个寻找源头--形成理论--创造经典--成为另外一个源头,不断往复螺旋上升的。源头当然是越多越好,建筑师的工作,也就因此具备不断的创新驱动力。我们尝试将交通空间作为第一步的研究目标,通过现象学和建筑学的平行分析,深入理解建筑创作这一开启性操作的意义,强调对人与建筑关系的研究,以及对时间因子在建筑里面产生的作用的重视及表达。

2020/04/05